按照学校整体部署,为提高我院博士生招生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切实选拔科研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创新人才,提高博士生招生生源质量,特制定2024年攻读学术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
一、复试时间及地点
面试时间: 2024年4月1日上午9:00
地点:大数据学院楼806
笔试时间及地点(申请考核制):面试完后804笔试
二、工作要求
1. 考核工作按照《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管理办法》执行,严格执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 加强对专业能力考核命题和打分的保密管理。学院要高度重视试题的命题保密工作,考核专业基础知识测试的命题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规定》。学院考核工作组负责人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工作责任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 加强考核制度建设,使考核工作严谨规范有章可循。学院的考核标准和复试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4. 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在招生录取工作中的作用。遴选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品行端正的专家参与考核工作,组织对其进行业务培训,统一考核打分标准,掌握人才选拔方法和技巧,既要避免干预导师对考生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判断,又要加强对导师个人行为的约束,避免随意主观判断。严肃招生纪律,实行回避制度,坚决抵制和防止复试工作中舞弊行为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学术不端。
5. 严格监管考核过程,确保招生录取工作政策执行准确、组织有序、管理到位。
6. 强化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对考核过程要全程录音录像确保复试考核工作政策执行准确、组织有序、管理到位。
7. 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考风考纪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考核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过信档案》。入学后3 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三、招生录取工作要求
1. 学院按照招生计划,根据考生综合考核成绩确定录取名单和指导教师。
2. 指导教师招生人数的确定:
(1) 学院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按培养能力进行排序(须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培养能力高的导师优先招生,培养能力低的导师可暂停招生或隔年招生。主持国家面上基金及以上的导师在研期间每年按照1-2个计划分配。
(2) 我校在职博导年龄超过 56 岁、或延聘、返聘的博导,须有 50 岁以下的在岗博导合作指导。
(3) 目前在校博士生已超过8 名的博士生导师,原则上只能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
(4) 原则上每位导师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包含学术博士、专业博士、专项计划)不超过3 人,其中学术博士(含专项计划)招生不超过2 人。
3. 在同一学科内遵循以上录取原则,根据研究生院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志愿统筹安排导师的招生人数,录取总数各学科的招生计划。同时,定向招生计划不超过 1人(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在确定录取名单时,须标明“定向(在职)”、“非定向(全脱产)录取类别原则上不能更改,以报名时考生填报为准。学院应考虑本校在岗教师优先录取为定向(在职)博士生。
4. 学院给每位拟录取的非定向考生发一份《人事档案调档函》(本校在读考生不发)。
(1)拟录取的往届考生须在4 月29 日之前将本人完整的人事档案邮寄至我校研招办。已参加工作的考生,须完成辞职相关手续,与人事档案一并提交。
(2)拟录取的外校应届考生须在4 月29 日之前将“同意调档证明函”邮寄至我校研招办。
(3)我校直接攻博、硕博连读以及应届硕士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研究生院统一办理。逾期未转入档案者,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5. 学院给每位拟录取的定向考生发放一份《定向(委培)协议书》(一式三份由考生准备)。录取为定向的考生,需于4 月29日之前,与我校签订定向(委培)协议书。逾期未签订者,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四、复试录取环节
(一) 审核材料
通过现场确认材料审核,且已完成缴费的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考生。考生材料审核组对照《太原理工大学2024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认真审核考生资格,填写资格复审表。
(二) 考核程序
1. 硕博连读考生考核程序
考核方式为面试,考核面试时间每位考生不少于30分钟,总分按100分计。综合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具体如下:
① 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考核
主要考查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考生过往参加美育、体育及劳动教育情况过程性考核;了解掌握身体健康状况。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② 综合素质考核(90%)
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科研潜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考核方式:
考生以PPT形式向考核小组汇报(15分钟),汇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包括本人的学习工作经历、学术成果汇总、英语水平)、研究工作汇报(可结合硕士期间的研究内容或自选以前从事过的研究项目)、以及攻读博士的科研计划汇报。
专家提问10分钟。
③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10%)
主要考察考生英语听、说、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考官现场提问,考生现场应答(5分钟)。
④ 秘书负责考核记录。
⑤ 学院进行复试时将全程录制考核环境及考核过程,录像由学院留存备查。
⑥ 考核成绩(考核成绩=10%*外语听说能力成绩+90%*综合素质考核成绩)
2. 申请考核考生考核程序
(1) 导师对考生综合能力评价
① 导师依据附表1“综合能力评价评分标准”对报考自己的考生进行材料审核和评分。原则上,科研能力成绩占比不低于50%,学科背景成绩占比不低于25%。
② 导师根据评分标准(附表1),基于考生提供的报名材料如实打分,并按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填写附表2。若考生有未提交的其他符合条件的材料,导师可联系考生予以补充材料。导师在附表2签字后交学院留存备查。
附表1 综合能力评价评分标准
项目名 称 | 满分 | 评分标准 | 备注 |
科研能力成绩 | 50 | (1) 一区TOP SCI 论文:50 分/篇 (2) 一区SCI 论文:45 分/篇 (3) 二区SCI 论文:35 分/篇 (4) 三区SCI 论文:25 分/篇 (5) 四区SCI 论文、EI 正刊期刊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5 分/篇 (6) 核心期刊论文:10 分/篇
| (1)科研能力成绩累加直至满分50 分为止。 (2)SCI 分区以中科院升级版分区为准。 (3)共同一作按排名第一占70%,排名第二占30%计算分数。 (4)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按100%打分。 (5)科研论文发表时间应为2021年以后(含);专利授权时间应为2019 年以后(含)。 |
英语水平成绩 | 15 | (1)英语六级≥425分、雅思(IELTS)≥6.0分或托福(TOEFL)≥90分,得15分; (2)英语四级≥425分、雅思(IELTS)≥5.5分或托福(TOEFL)≥75分,得10分 |
|
学科背景 | 25 | 主要考察考生本科、硕士学习阶段的专业、工作背景与报考研究方向的相关性,毕业院校、攻读博士研究计划等 |
|
其他成绩 | 10 | 硕士成绩、主持项目、获奖情况等 |
|
附表2 综合能力评价评分汇总表
学院: 专业: 导师签字: |
序号 | 考生报名号 | 考生姓名 | 科研能力 | 英语水平 | 学科背景 | 其他成绩 | 总成绩 | 导师组内排名 (排名/总人数) |
|
|
|
|
|
|
|
|
|
(2)考核内容:
综合考核主要是对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进行考查。考核面试时间每位考生不少于30分钟,综合考核总分按100分计。综合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具体如下:
① 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考核
主要考查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考生过往参加美育、体育及劳动教育情况过程性考核;了解掌握身体健康状况。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② 综合素质考核(70%)
主要考察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知识结构、科研潜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考核方式:
考生以PPT形式向考核小组汇报(15分钟),汇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包括本人的学习工作经历、学术成果汇总、英语水平)、研究工作汇报(可结合硕士期间的研究内容或自选以前从事过的研究项目)、以及攻读博士的科研计划汇报。
专家提问10分钟。
③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10%)
主要考察考生英语听、说、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考官现场提问,考生现场应答(5分钟)。
④ 专业能力考核(20%)
以笔试形式进行,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学院根据报考情况准备专业课试题,专业试题数量不少于拟参加考核的考生人数的2/3。专家提问结束后,根据考生报考研究方向,抽取相关专业2-3道试题,学生选择2道题进行笔答,试题类型一般为简答题。
⑤ 秘书负责考核记录。
⑥ 学院进行复试时将全程录制考核环境及考核过程,录像由学院留存备查。
⑦ 考核成绩(考核成绩=10%*外语听说能力成绩+70%*综合素质考核成绩+20%*专业能力考核成绩)
五、录取原则
学院招生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素质与道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导师名下报考考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明显低于学院平均成绩者经学院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讨论是否录取,并形成书面结果报研究生院,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确定录取资格。
本次录取遵循优先录取本校硕博连读考生原则。
研究生院根据学院拟录取结果,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将审核通过的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
必赢766net手机版
2024年3月26日